关于TSH低的疾病与治疗药物,你想知道的都在这
TSH即促甲状腺激素,由垂体前叶分泌,主要作用是调节甲状腺功能。当TSH水平降低时,往往提示身体可能出现了某些病症。
最常见的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,简称甲亢。在甲亢状态下,甲状腺自主性地合成和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,通过负反馈机制抑制垂体分泌TSH,从而导致血液中TSH水平降低。患者常伴有多汗、心慌、手抖、消瘦、食欲亢进等症状。诊断甲亢除了TSH降低,还需结合甲状腺激素(T3、T4)水平升高以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等检查。治疗甲亢的药物主要有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。甲巯咪唑通过抑制甲状腺内过氧化物酶,从而阻碍吸聚到甲状腺内碘化物的氧化及酪氨酸的偶联,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。丙硫氧嘧啶作用机制与甲巯咪唑类似,还能在外周组织抑制T4转化为T3,起效相对较快。但这两种药物都可能有一些副作用,如粒细胞减少、皮疹、肝功能损害等,用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常规和肝功能。
亚临床甲亢也会出现TSH降低,不过此时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。亚临床甲亢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,或仅有轻微的类似甲亢表现。对于亚临床甲亢,是否需要药物治疗需综合评估患者年龄、心血管风险等因素。若患者存在骨质疏松风险或心房颤动等情况,可能需要使用药物干预,治疗药物同样可选甲巯咪唑或丙硫氧嘧啶。
另外,垂体性疾病如垂体瘤,若影响到促甲状腺激素细胞的正常分泌功能,也可能使TSH分泌减少。这种情况下,需针对垂体瘤进行相应治疗,如手术切除、放疗等,单纯药物治疗TSH低效果有限。
总之,TSH低原因多样,一旦发现,应及时就医,完善相关检查,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