准妈妈必看!怀孕感冒如何安全用药
怀孕对于每一位女性来说,都是一段充满期待与幸福的特殊时期。然而,孕期女性的身体免疫力会有所下降,这使得她们更容易受到感冒的困扰。一旦感冒,准妈妈们常常陷入两难的困境:一方面担心感冒会对腹中胎儿的健康发育产生不良影响,另一方面又顾虑药物的使用可能给胎儿带来潜在风险。那么,当孕期遭遇感冒时,究竟该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呢?接下来,就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,为孕期妈妈们的健康保驾护航。
孕期感冒的病因较为多样,主要由病毒感染引发,像鼻病毒、冠状病毒等都是常见的致病源。不过,在少数情况下,细菌感染也可能导致感冒。孕期感冒的症状和普通人感冒类似,常见的有频繁打喷嚏、流涕不止、咳嗽、咽痛以及发热等表现。值得注意的是,孕期感冒若未得到妥善处理,尤其是在孕早期,高热和感染可能会显著增加胎儿畸形的风险,这无疑对准妈妈们来说是巨大的威胁。
当孕期感冒症状较轻时,不建议马上使用药物。准妈妈们不妨先尝试通过一些自然的方式来缓解症状。比如,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,让身体得到充分的放松和恢复;多饮用温水,这样能够有效促进新陈代谢,帮助身体将病毒快速排出体外;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为自己营造一个清新舒适的环境;饮食上尽量选择清淡、易消化的食物,避免食用辛辣、油腻等刺激性食物,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。
倘若感冒症状较为严重,比如出现持续发热、咳嗽剧烈,甚至影响到正常生活和休息时,就需要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进行治疗。
- 退烧药:若孕妇体温超过 38.5℃,且经过物理降温后效果不理想,此时可以选用对乙酰氨基酚。对乙酰氨基酚是孕期相对安全的退烧药,在常规剂量下使用,一般不会对胎儿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。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(PGE1)的合成与释放,促使周围血管扩张,从而引起出汗达到解热的目的。通常每 4 - 6 小时服用一次,每次剂量不宜超过 1g,24 小时内累计剂量不得超过 4g。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许多复方感冒药中也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,因此在用药时一定要仔细查看药品说明书,避免重复用药导致剂量过大,进而引发不良反应。
- 抗病毒药物:如果经过诊断确定为流感病毒感染,那么应在发病后的 48 小时内及时使用奥司他韦进行抗病毒治疗。奥司他韦能够抑制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活性,有效阻止流感病毒的感染和复制。虽然奥司他韦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FDA)列为 C 级用药,但在孕期流感的治疗中,它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。一般成人的使用剂量为每次 75mg,每日 2 次,整个疗程为 5 天。不过,具体的用药方案还需严格遵循医生的嘱咐,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,如孕周、病情严重程度等,制定出最适合的用药计划。
- 抗生素:要是感冒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,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。在众多抗生素中,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相对较为安全。这两类抗生素的作用原理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,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。以阿莫西林为例,它属于青霉素类抗生素,孕妇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放心使用。一般的使用剂量为每次 0.5g,每 6 - 8 小时服用一次。但在使用之前,一定要仔细询问孕妇是否有过敏史,对青霉素过敏的孕妇是禁止使用的,以免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,危及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。
板蓝根颗粒作为一种常见的中成药,具有清热解毒、凉血利咽的功效。当孕妇感冒出现咽喉肿痛、口咽干燥等不适症状时,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谨慎使用。其用法为开水冲服,含糖型的一次服用 5 - 10g,无糖型的一次服用 3 - 6g,一日服用 3 - 4 次。不过,需要提醒的是,糖尿病患者以及患有高血压、心脏病、肝病、肾病等慢性病且病情较为严重的孕妇,应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服用;如果服药 3 天后症状仍未得到缓解,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,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。
为了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,在孕期用药时,务必严格遵循以下原则:首先,优先选择那些经过临床验证,对孕妇和胎儿不良反应较低的药物;其次,坚决避免自行购买非处方(OTC)药物,一定要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用药;再者,能采用单一药物治疗就不要联合用药,对于复方制剂的使用要格外谨慎,因为复方制剂中成分复杂,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;然后,尽量使用最低有效剂量,并且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,及时缩短用药时间,减少药物对身体的潜在影响;最后,当新药和老药在治疗效果相当的情况下,优先选用那些安全性明确、使用历史较长的老药,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孕期用药的安全。